新聞

2023年1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聖三一堂小學 - 2023年1月
超卓教學策略 設立創新英文課程 打造國際公民視野
聖三一堂小學創校悠久,喜迎70周年校慶,回顧學校創校以來一直傳承香港聖公會教育理念,立德樹人,廣栽桃李,致力推展基督教全人教育,履行箴言所言:教導孩童走正路,他將終生不忘。學校以學生為發展依歸,多年來引領教學團隊變革創新。學校雖然實施本地課程,但為了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,裝備未來教育需求,已經逐步加入國際課程的元素,包括增聘英語為母語老師,以英文圖書專題教學取代傳統英文課程,設立國際文化科與英語戲劇科,將學科知識融入生活當中,建立校園多元語境。
國際文化科 開拓國際視野
學校深信愉快學習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,誘發其自主探究學習內容,建立深度學習體驗,從中獲取自信和滿足感,建立良好學習態度。疫情引出網上學習的需要,開拓學生國際視野是現今教學的趨勢,因此學校增設國際文化科,生動地教授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、特色土產及著名建築等,從而感受國際文化的豐富多姿,擴闊國際視野。學校曾以澳洲文化為題,外籍老師不單透過圖書閱讀和網上多媒體資料進行教學,更邀請到來自澳洲的嘉賓到校分享,亦在操場體會澳洲人最喜愛的運動—欖球,將英語學習連結生活。
學校於2010年已經率先引入英語戲劇科於常規課程中,設計校本課程,不但演出,更引導學生撰寫劇本,掌握「起、承、轉、合」的創作訣竅,將英文課中學到的文法詞彙和句式學以致用,並在成果演出時建立舞台自信,挑戰自我。
聖三一堂小學自主的學習氣氛,對學生影響深遠。校友Ryan是IB狀元,他感謝學校給他機會學習英語戲劇,從而學習團隊精神,並能在公眾場合中自信地說英語。Ryan媽媽在收到成績後也無忘感謝學校,說聖三一堂小學是一個很有愛的大家庭,令其子學習良多,畢生受用。另一校友Eric也感謝母校給他自主的學習環境,以致他升上中學後,仍會主動學習及發揮自己的長處。
今日,這兩位校友都負笈海外,放眼世界,認識更多不同國家的朋友,這種積極待人接物的態度,乃建基於小學自主及創新的英語課程。
作為老師,Ms Sabah欣賞聖三一堂小學學生的努力及對課堂的積極,縱然英語不是學生的母語,學習上偶遇困難,他們都會迎難而上。
廣推英語授課 銜接英文中學課程
學習英語並不能單靠「死記硬背」,若要掌握流暢的英語表達能力,需要先學會以英語思考,如午膳時段,外籍老師會與學生進行「English ChitChat」,透過不同活動,讓學生在自然的環境以英語與人交流。為增加更多英文互動機會,學校調整教學語言,數學科及部分常識科採用英文教材,從小接觸相關課題,對於日後銜接英文中學和國際學校課程有莫大裨益。
英文圖書教學 取代傳統英文課程
一年級英文教學會由傳統的教科書轉為英文故事圖書專題教學,並輔以系統化的英文文法學習。透過廣泛閱讀,學生除了學習更多詞彙及文法結構之外,亦可從圖書中學習正向教育,例如人際關係、處理情緒、環保議題等,從而啟發學習英語的興趣,循序漸進地奠定良好英語基礎。
阮校長指出:「閱讀不單是語言學習的重要媒介,更能帶領學生暫時離開現實,前往天馬行空,廣闊無邊的文字世界,以建立良好想像力,開啟創新思維。」學校重新打造圖書館,提供多個閱讀區,方便學生取書後就地閱讀。學校亦添置了大量圖書,鼓勵學生浸淫於書海之中。逢星期一、三,學校推行「三一早讀課」。學生可自行閱讀不同內容、語言和種類的書籍和文章,以增加不同範疇的知識面,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。
教學團隊同時引入大量網上閱讀學習平台,如英文科「Raz Kids」和「i-Learner」,以及數學科「Koobits」,透過英語網上自學平台,鼓勵學生善用網上資源。
學生表現出色 國際試自評英文能力
學校除了鼓勵學生報考劍橋英文考試KET及PET及TOEFL Junior等國際英語能力評估,獲取公開認可。學生成績超卓,有學生獲得TOEFL Primary 以及TOEFL Junior Best of the Best Awards,以及在TOEFL Junior獲得金證書及銀證書的佳績。當中,Hoo更越級挑戰,應考難度更高的 TOEFL ITP考試,考獲等同香港中學文憑試level 5的超卓成績。Hoo媽媽表示,沒有額外報讀課程幫助他應考ITP,主要是靠他平時的英文能力,以及他對自己的信心及老師的鼓勵,足以反映學校英文教學之功。
聖三一堂小學重視學生的獨特性,透過校本活動「力爭上游」,鼓勵學生不斷挑戰自己,努力向上。校園氣氛融洽,老師關愛學生,學校發展貼近學生需要,家校溝通緊密,經營「三一大家庭」。學生們從小在愛的環境下成長,自信友愛;加上有系統的學科教學,與英文中學或國際學校課程接軌,真真正正做到基督化全人教育。